本標準規定了使用恒定拉伸速度(20mm/min)的試驗儀(yi) 器測定紙和紙板抗張強度、斷裂時伸長率、裂斷長和抗張能量吸收的方法.並規定了抗張指數,抗張能量吸收指數和彈性模量的計算公式。
本標準適用於(yu) 除瓦楞紙板外的所有紙和紙板。
3.1抗張強度tensile strength
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單位寬度的試樣斷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張力。
3.2抗張指數tensile index
抗張強度除以定量。
3.3伸長量elongation
試樣長度的增加量。
注:以毫米(mm)表示。
3.4伸長率strain
試樣的伸長最與(yu) 初始試驗長度的比值。
3.5斷裂時伸長率strain at break
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試樣斷裂瞬間的伸長量與(yu) 初始試驗長度的比值。
3.6裂斷長breaking length
假設將一定寬度的紙或紙板的一-端懸掛起來,計算由其因自重而斷裂的最大長度。
3.7抗張能量吸收tensile energy absorption
單位麵積的試樣被拉伸至最大抗張力時所吸收的能量.
注:試樣麵積用試驗長度乘以試樣寬度計算。
3.8 抗張能量吸收指數tensile energy absorption index
抗張能量吸收除以定量.
3.9彈性模量
modulus of elasticity
抗張力伸長量曲線的最大斜率乘以初始試驗長度再除以試樣的寬度和厚度的乘積。
4原理
使用抗張試驗儀(yi) .在恒定的拉伸速度下將規定尺寸的試樣拉伸至斷裂.記錄其抗張力。如需要,記錄其伸長量。如果能夠連續記錄抗張力和伸長量.則可測定出斷裂時伸長率.抗張能量吸收和彈性模量。通過記錄的數據和已知的試樣定量.可計算出抗張指數和抗張能量吸收指數。
檢測儀(yi) 器推薦:ETT-AM材料試驗機
測試方法:
1檢查 試驗儀(yi) 及記錄儀(yi) (如使用)零位。
2將夾頭距離調節到規定的初始試驗長度並將試樣夾在夾頭上.注意不應用手接觸試樣兩(liang) 夾持線之間的試驗區域。建議處理試樣時,佩戴- -次性手套或輕質的棉手套。擺正並夾緊試樣,不留任何可覺察的鬆弛.並且不產(chan) 生明顯的應變。保證試樣平行於(yu) 所施加的張力方向(見圖1)。
注1:儀(yi) 器在重直方向夾持試樣時.為(wei) 防止試樣鬆弛.可以在試樣下端附上一個(ge) 小砝碼.如低定量的紙可以附上一個(ge) 10g砝碼。該方法不適用於(yu) 高伸長率的紙。
注2:對特定類型的紙,不對試樣施加張力時很難辨別“可覺察的鬆弛"。此時。試樣可以保留最di限度的鬆弛。
3開始試驗直至試樣斷裂。記錄所施加的最大抗張力.如需要,還應記錄伸長量(單位為(wei) mm),或者從(cong) 儀(yi) 器上直接讀出斷裂時伸長率(%)。
4 在要求的每個(ge) 方向(縱向或橫向)各測試至少10個(ge) 試樣,舍去所有在距夾持線10 mm範圍內(nei) 斷裂的試樣的試驗數據,每個(ge) 方向上得到10個(ge) 有效結果。如果20%以上的試樣在距夾持線10 mm範圍內(nei) 斷裂.如儀(yi) 器有故障.則舍棄全部試驗結果並采取補救措施。在試驗報告中注明在距夾持線10 mm範圍內(nei) 斷裂的試樣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