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各類與(yu) 體(ti) 表或創麵接觸的醫用膠帶(又稱粘貼綳帶),包括粘貼敷料的通用要求,本標準不包括:
a)醫用膠帶(包括粘貼敷料)的粘貼麵保護層的要求;
b)粘貼敷料 貼中敷料墊的要求:
c)醫用膠帶 的包裝要求。
2. 1持粘性
按附錄B中第B.2章試驗時,在烘箱內(nei) 試驗期間,貼於(yu) 不鏽鋼板上粘貼膠帶的頂端下滑應不超過2.5mm。
不鏽鋼板
含碳量低於(yu) 0. 12%、鎳含量不少於(yu) 8%、鉻含量不少於(yu) 17%的抗腐蝕鋼板,邊長為(wei) 200 mmX50 mm,厚度約2 mm,布氏硬度為(wei) 130~200。鋼板表麵拋光,然後沿板的長軸方向用研磨劑研爵。檢驗研磨表麵的方法是.在離板的長軸距離為(wei) 10mm的兩(liang) 條線的範圍內(nei) ,間斷進行五次橫向測量,確保已經形成的表麵粗糙度輪廓均線的算術偏差為(wei) 0.05 μm~0. 45um,最大不規則度為(wei) 4 μm,取樣長度為(wei) 0.8 mm,橫跨長度為(wei) 取樣長度的5倍。
不鏽鋼板沿其長邊每間隔30 mm作一標線,第一標線距其-一個(ge) 窄邊的距離為(wei) 25 mm.
測試儀(yi) 器:高溫持粘性測試儀(yi)
每次試驗期間都需防止鋼板劃傷(shang) ,以免改變其表麵性質。
每次試驗前用脫脂棉沾甲苯擦拭鋼板表麵。必要時,將鋼板懸掛於(yu) 甲苯蒸氣浴中.不使鋼板與(yu) 液體(ti) 甲苯接觸,讓蒸氣線達鋼板頂端,使鋼板保持該位置5 min。取出鋼板,使其在標準大氣壓下放置30 min。
B.2試驗1一持粘性
B.2.1樣品製備
試驗前將粘貼膠帶卷或粘貼膠帶片進行狀態調節24h。對於(yu) 條狀試樣,試驗前將粘貼膠帶卷以約30 cm/s的速度展開,裁取約60 mm長的試片後立即試驗。如果供試材料寬度不足25 mm,則用整個(ge) 寬度。如果供試材料寬度大於(yu) 25mm,則在25mm的試樣寬度上進行。對於(yu) 片狀試樣,試驗前去除保護物,裁取相應尺寸的試樣後立即進行試驗。試驗期間注意不弄髒粘貼表麵。
測試步驟:
將備好的試樣--端的粘貼麵與(yu) 不鏽鋼板的清潔表麵接觸,使試樣的端部的整個(ge) 寬度與(yu) 距鋼板端麵25mm處對齊,使試樣兩(liang) 邊平行於(yu) 鋼板的長邊。
試樣的未粘貼輜懸於(yu) 鋼板該端麵以外。粘貼試樣時,要確保試樣與(yu) 鋼板之間沒有氣泡。
用滾子向試樣粘貼部分施加壓力.以約60cm/min的速度沿試樣長度方向滾壓四次,並使其在標準大氣壓下停放10min。
在試樣端線部做一標記線,在試樣的懸掛端按每厘米寬度0.8 N(80g)貼重物 ,施力要均勻分布與(yu) 整個(ge) 帶寬上。
將鋼板懸掛於(yu) 36C~38C熱空氣烘箱內(nei) 30min,使鋼板與(yu) 垂直麵呈2°傾(qing) 斜,以防止試樣與(yu) 鋼板剝離.並能使重物懸掛。對另外4個(ge) 試樣重複這一步驟。
對於(yu) 彈性很大的產(chan) 品,在所施加的重力與(yu) 試樣之間貼一段相同寬度的無伸展性的粘貼帶。對二氧化鈦彈性粘貼繃帶試驗時,彈性絲(si) 線應位於(yu) 鋼板寬度方向,載荷施加於(yu) 非彈性的絲(si) 線方向上。在這種情況下,試樣寬度至少為(wei) 25 mm條件下才能進行試驗。如果供試材料的寬度是25 mm,需在試樣上貼- -段非彈性的粘貼膠帶(長約60 mm,寬度與(yu) 試樣相同),使膠帶的未粘貼部分懸掛於(yu) 不鏽鋼板的端部,使其懸掛重物時受力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