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試驗方法適用於(yu) 測定材料的水蒸氣透過率(WVT)。對於(yu) 諸如紙、塑料薄膜、其他片狀材料、纖維板、石膏和石膏製品、木製品和塑料之類的材料而言,水蒸氣的透過量可
能很重要。這些試驗方法可用於(yu) 檢測厚度不超過1% in. [32 mm]的樣晶(第9節規定的除外)。可以利用幹燥劑法和水法這兩(liang) 種基本方法來測量試樣的水蒸氣透過量。這兩(liang) 種方法的不同之處在於(yu) ,一種方法是僅(jin) 使試樣的一側(ce) 保持濕潤:而另外一種方法是使試樣- .側(ce) 保持低濕度, .而另一側(ce) 保持高濕度。不同方法得到的結果也許不同。選擇的試驗方法應盡量接近實際使用條件。
3.1本標準中使用的術語見術語C168,下麵是引用的一些術語:
水蒸氣透過係數一在規定溫度、 濕度環境中,單位時間內(nei) 、單位水蒸氣壓差下,透過單位厚度、單位麵積材料的水蒸氣量。
討論——透過 係數是材料的一種特性,但當-一個(ge) 實體(ti) 被作為(wei) 材料使用時,也可以使用該術語。透過係數是透過量和試樣厚度的算術乘積。
水蒸氣透過量一在規定溫度、 濕度環境中,單位時間內(nei) 、單位水蒸氣壓差下,透過單位麵積材料的水蒸氣量。
討論-透過量是一種性能評價(jia) ,而不是材料的特性。
3.2水蒸氣透過率-單位時間內(nei) 、 單位麵積上透過試樣的水蒸總量。透過方向垂直於(yu) 試樣的特定表麵,而且試樣的每個(ge) 表麵都處於(yu) 特定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
檢測儀(yi) 器:GTR-RC6188比分足球捷报
幹燥劑法的試驗步驟
1.將幹燥劑放在試樣盤內(nei) ,並使幹燥劑到試樣的距離保持在14 in. [6 mm]以內(nei) 。留出足夠的空間,以便在每次稱重時可以搖晃試樣盤,以混勻幹燥劑。
2.把試樣封裝到試樣盤上(見10.1),試樣朝上放入試驗箱內(nei) 並立刻進行稱量。(該重量有助於(yu) 了解試樣的最初含水量。)
3.定期對裝配好的試樣盤進行稱重.試驗期間獲得8個(ge) 或10個(ge) 數據點足矣。每個(ge) 數據點都是在特定時間稱重時獲得的重量。稱重的時間也應記錄,並精確到兩(liang) 次連續稱重的時間間
隔的1 %。如果每小時進行一次稱重,則將記錄的時間精確至30s;如果每天進行一次稱重,則允許將記錄的時間精確至15 min.一開始重量的變化可能會(hui) 比較快:後麵會(hui) 慢慢趨於(yu) 穩
定,直至變化速率達到恒定。稱重時不應將試樣盤從(cong) 受控氣氛中移出:但如果需要移出,則應盡可能縮短試樣在不同條件( 溫度和/或相對濕度)下的放置時間。當水蒸氣透過量的
結果小於(yu) 0.05 perm (3 ngm2-s+.Pa"')時,強烈推薦使用模擬樣。應按正常方法將這樣的模擬樣封裝到空的試樣盤上.可通過求取重量的算術值來確定由氣壓波動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浮力變化對環境的影響。這種預防措施可以更快、更可靠地達到平衡狀態。
4.吸水量超過幹燥劑初始質量的10%以前結束試驗或更換幹燥劑。此限值需經判斷才能準確確定。當試樣的含濕量發生變化時,幹燥劑的增重或許會(hui) 商於(yu) 或低於(yu) 試樣盤的增重。
水法的試驗步驟
1.將蒸餾水放在試樣盤內(nei) ,並使水麵到試樣的距離保持在34+14 in. [19+6 mm]以內(nei) 。水麵與(yu) 試樣之間應留有一個(ge) 用於(yu) 抵擋水蒸汽的小的空氣間隙。但在操作試樣盤時有必要降低水接觸試樣的風險。對於(yu) 水、木材或其他吸濕材料而言,這樣的接觸會(hui) 時試驗無效。水深不應小於(yu) 18in.[3mm],以確保整個(ge) 試驗期間水可以蓋住盤底。但如果是玻璃盤,隻要確保在任何時候都可以看見其底部即可,無需規定水的具體(ti) 深度。為(wei) 減少水的湧動,可在盤中放置一個(ge) 用輕質耐腐蝕材料製作的網架,以隔開水麵。網架到試樣下表麵的距離至少應為(wei) 14 in. [6mm]。網架所占據的水麵的麵積不應超過10 %。
注6:對於(yu) 水法,建議在裝配試樣盤以前烘千空盤,並在烘幹後馬上在塗覆密封劑。將試樣封裝好後,最好通過一個(ge) 可密封的小孔向內(nei) 注水。
2.把試樣封裝到試樣盤上(見10.1)。-些試樣在試驗期間可能會(hui) 使密封層翹曲和受損。
可以通過對試樣進行預調節及將其夾到試樣盤凸緣(如果有凸緣的話)上的方式來降低這種風險。
3.稱量試樣盤組件並將其水平地放入試驗箱內(nei) ,其後的步驟同11.3.如果試樣不能經受表麵上的水冷凝的影響,為(wei) 了降低水冷凝對試樣的影響,應將試樣盤組件與(yu) 控製氣氛的溫差
控製在5°F [3°C]以內(nei) 。當水蒸氣透過量的結果小於(yu) 0.05 perm (3 ngm2-s+-Pal)時,強烈推薦使用模擬樣。應按正常方法將這樣的模擬樣封裝到空的試樣盤上。可通過求取重量的算
術值來確定由氣壓波動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浮力變化對環境的影響。這種預防措施可以更快、更可靠地達到平衡狀態。按13.1進行結果分析。
4.如果實際使用中水會(hui) 與(yu) 障礙物接觸,除了要將試樣盤倒放外,其他步驟與(yu) 3 相同。盤子必須放得足夠平,這樣水才能均勻地覆蓋在試樣的內(nei) 表麵,不考慮由於(yu) 水的重量而導致
試樣發生的任何變形。對於(yu) 透水量高的試樣,試樣盤的放置位置必須可以保證循環空氣能以規定的速度經過暴露表麵。稱量時試樣盤可麵朝上放到天平上,但必須將未被水覆蓋的潮濕麵的暴露時間降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