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標準規定了由不同塑料材料用幹法複合和擠出複合工藝製成的包裝用複合膜.袋的分類、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於(yu) 食晶和非食品包裝用塑料與(yu) 塑料複合膜、袋。
本標準不適用於(yu) 塑料材料與(yu) 紙基或鋁箔複合製成的塑料薄膜.袋;也不適用於(yu) 濕法複合以及直接用共擠複合工藝製成的塑料薄膜.袋。
水蒸氣透過量指標應符合表6規定。
按GB/T 1037-1988的規定進行。試驗條件為(wei) 溫度(38士0. 6)C,相對濕度90%士2% ,試驗時將熱封麵朝向濕度低的一側(ce) 。
測試儀(yi) 器推薦:WVTR-RC6188比分足球捷报
測試原理:
采用透濕杯稱重法測試原理,在一定的溫度下,使試樣的兩(liang) 側(ce) 形成特定的濕度差,水蒸氣透過透濕杯中的試樣進入幹燥的一側(ce) ,通過測定透濕杯重量隨時間的變化量,求出試樣的水蒸氣透過率等參數。
測試過程:
1.選擇厚度均勻、無皺裙、折痕針孔等缺陷的三個(ge) 樣品,用圓片衝(chong) 孔切割。樣品直徑應介於(yu) 杯環直徑和杯子直徑之間。將幹燥劑放入幹淨的杯子和容器中。添加量應使幹燥劑距樣品表麵約3mm合適。將裝有幹燥劑的杯子放入杯子中,然後將杯子放在杯子的桌子上,樣品放在杯子的中間。加入杯環後,用導環固定樣品的直度,加上蓋子。
2.小心取下導環,將熔融的密封蠟倒入杯子的四個(ge) 捕獲器中。密封蠟凝固後,不得產(chan) 生裂紋和氣泡。密封蠟凝固後,取下壓蓋和杯台,清除粘在透濕杯邊緣和底部的密封蠟。
3.將透濕杯放入設備主機中,按照需要調節溫度和濕度,設備自動稱盤,稱盤Z之後,之後,每兩(liang) 次稱重的間隔時間為(wei) 24、48或96小時。
4.試驗結束前後兩(liang) 次質量增量相差不大於(yu) 5%(注:每次稱重後,杯中的幹燥劑應輕輕搖動,使其上下混合;幹燥劑吸濕總增量不得超過10%)。同時取樣進行空白試驗(注:空白試驗是指除杯中不添加幹燥劑外,其他試驗步驟的同樣試驗)。